一、 淺談台灣電影
  台灣電影早期以拍攝窘態畢露的政治宣傳片,以及粗糙的低成本娛樂片為主。直到1981年後踏入台灣新電影世代後,開創台灣電影高峰。同時,1981年文藝愛情電影出現新轉型,即陳坤厚(Chen Kun-Hou)/侯孝賢(Hou Hsiao-Hsien)搭檔合作的都市愛情喜劇,如《蹦蹦一串心》、《就是溜溜的她》(Cute Girls)等,男女戀愛關係較為踏實,實景亦由「三廳」(客廳、餐廳、咖啡廳)遷至台北街頭。[註1]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再歷經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電影工業留下來的是散佈全島主要城鎮的一百八時家映演場所,是個映演業獨盛,發行體系蒼白,製片系統的畸型局面。在六O年代期間,受到同時期香港的電影市場影響,輸入大量香港產製的知名武俠電影,接著台灣便掀起這股刀光劍影的運動,同時與瓊瑤愛情文藝片共同支撐國語影片在這個由日本殖民與閩南文化混雜而成的社會情境。在這兩大類電影之前,台灣由於政府的政策走向,始終以台語片來因應各種類型電影片的開發。[註2]
  但是這股繁榮興盛,隨即遭遇崩潰,香港的新興明星與類型,席捲了台灣觀眾。此時台灣年輕人尋求獨特的文化認同,因而鄙視那些以動作和愛情文藝為主的台灣電影。就在這個時期 (1981年),出現一種嶄新的電影文化,台灣新電影(Taiwanese New Wave)誕生,開啟個人風格電影。楊德昌(Edward Yang)的《恐怖份子》 (The Terrorizers , 1986)和侯孝賢(Hou Hsiao-Hsien)的《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 1986)與《悲情城市》(City of Sadness , 1990)皆為代表。[註3]

二、 台灣.好萊塢
         1965年,瓊瑤小說「煙雨濛濛」改編成電影,同年,李行(Li Hsing)連拍《婉君表妹》   
(Four Loves)與《啞女情深》(Silent Wife),票房轟動,從此開啟瓊瑤電影濫觴,並帶動一連串愛情文藝電影的跟拍熱潮。1976年,瓊瑤成立巨星電影公司,拍攝《我是一片雲》,積極投入電影創作。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從此成為台灣電影最重要的類型。在七O年代,帶領台灣電影走向海外,使台灣本土演員曝光率提高,如:林青霞、林鳳嬌、秦祥林、秦漢。更使台灣電影在電視的威脅下,靠著海外收入穩定發展,鞏固台灣本土電影於國內市場。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慣以呈現差異做為故事的前提,並以超越差異做為主要敘事內容。所謂差異,有時是指社會階級、經濟階級,有時則是學歷出身、或生理心理的落差。在差異的前提下,超越差異便成為故事的目標、衝突來源與敘事主軸。而愛情信念則一再被強調為克服差異障礙的護身符。這在台灣六O、七O年代,經濟剛起飛的環境背景下,政治的急速發展,差異造成的階級焦慮,愛情文藝電影所擬造的情境成了人們的寄託,使人們相信愛情可以化解階級、經濟下的距離衝突。此時的台灣電影中的愛情屬於「幻想式」。隨著時間流逝,經濟社會結構大幅改變,瓊瑤與愛情文藝電影已經不再適合整體經濟教育文化階級穩定的台灣。九O年代,瓊瑤正式退出台灣電影,進入台灣電視圈。[註4]
  九O年代台灣新電影崛起。在侯孝賢(Hou Hsiao-Hsien)的《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 1986)中,片中男女主角阿遠、阿雲的互動與人物設定不再像瓊瑤愛情文藝電影一樣,有著懸殊的階級差距,而將整個場景設定在鄉村。透過大遠景鏡頭、長拍、靜止的取景,以及幾乎沒有反轉鏡頭的剪輯下,並不時以小津氏的景物鏡頭穿插其中,將觀眾視線漫遊整個畫面,整個電影步調如同片中兩人的愛情,即使阿雲另嫁他人,情緒的起伏也在阿遠一場眼淚中帶過。[註5]這樣的節奏卻也是之後台灣拍愛情電影的速度,也許不盡然用同樣的運鏡模式,但是絕非童話式的劇情。
  好萊塢式的愛情文藝電影,是不會脫離其中任何一環:異性戀、命運安排預見彼此、失去彼此、尋獲彼此,以及一個幸福的婚禮。在Peter Chelsom的《美國情緣》(Serendipity , 2001)中,男女主角在耶誕前夕相遇,相互留下信物,隨即分道揚鑣,卻在分別結婚八年後,體悟到對方才是自己的最愛。於是,下定決心尋找對方,歷經千辛萬難,終於在片尾兩人結合。

三、 愛情.性別
  李安(Ang Lee)首部打入好萊塢的喜劇片《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 1993)更是一部充滿了多重隱喻,以及潛意識慾望投射的作品。電影以同情的角度看待同性戀婚姻,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將同性戀婚姻以危機的方式對待,其實是因為影片徹底尊崇父權中心的家庭結構,同性戀婚姻危及了香火的延續。婚姻與香火、家庭與父權。對於同志的情慾與關係完全依照刻板異性戀的模式處理。但是影片透過敘事巧妙的安排,讓威威的懷孕適時地解除了同性戀對於父權體制的威脅。因此,影片皆大歡喜的結局讓主流觀眾在歡喜地看完電影後,其實更加肯定心底父權中心的意識型態。[註6]蔡明亮(Tasi Ming-liang)的《愛情萬歲》(Vive La mour , 1994),以「家的掏空便開放出去畛域化情慾的可能,不再以傳統異性戀婚姻家庭與性交生殖導向為最終依歸」直接挑戰主流社會,而片中「社會移動力」呼應著「性的移動力」展現出「性/性別/性取向上的多重曖昧不定」。[註7]台灣近年來的同志電影,如: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Formula 17, 2004),周美伶的《豔光四射歌舞團》(Splendid Float , 2004),皆以正面的態度以同志為取材。

四、 愛情與蒙太奇
  艾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基礎,是立基於兩種不同影像(或概念)的連接,以產生另一個全新的意義。那麼存在於愛情中的兩個蒙太奇元素便是:男/女(性觀點)。但是,經由這樣的元素撞擊,所得的又是什麼?[註8]
  根據蒙太奇理論,這個結果既不是男性社會觀,也不是女性社會觀,那麼是這兩者的「相加」吧?可是,「相加」亦不過是「等於」這兩者的「和」,這樣又怎構成另一個新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思考為「相乘」的概念。
  然而,台灣新電影先驅,如:侯孝賢(Hou Hsiao-Hsien)、林正勝( Lin - Cheng-Sheng),以及蔡明亮(Tasi Ming-liang)皆以巴贊(Andr Bazin)電影美學來操縱每個鏡頭,巴贊提出蒙太奇違反電影的自然本質,而改以推拉、深焦和長時間的主戲手法較具真實感,因此,台灣電影中的愛情大多不是以蒙太奇手法來帶出,這一點與其他愛情電影手法不大一樣。[註9]

注釋:
1. 台灣電影史-民國70年(西元1981年) ~民國79年(西元1990年),台灣電影筆記
   9 Nov. 2004 http://movie.cca.gov.tw/HISTORY/taiwan_00.asp?category=1&s=1981&e=1990
2. 劉現成編,拾掇散落的光影。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1年6月,頁326~328。
3. Kristin Thompson & David Bordwell,廖金鳳譯,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1999年5月,頁1099~1100。
4. 塗翔文,將姓名變成一個類型的瓊瑤電影,台灣電影筆記5 Jan. 2000 . 9 Nov. 2004
  http://movie.cca.gov.tw/CINEMA/case_01_01.asp?rowid=45
5. Kristin Thompson & David Bordwell,廖金鳳譯,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1999年5月,頁1101。
6. 林文淇,電影藝術與意識型態核心課程計畫-家庭與婚姻:浪漫式愛情、女性、父權社會
  中央大學,9 Nov. 2004  http://www.ncu.edu.tw/~eng/FilmCenter/database/art&ideology/preface.htm
7. 台灣與香港主流電影中的同志情慾,中央大學 ,9 Nov. 2004
  http://www.ncu.edu.tw/~wenchi/queer.html
8. Gilles Deleuze,黃建宏譯,電影Ⅰ: 運動-影像。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10月,頁73~77。
9. 顏匯增,神聖與世俗。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9月,頁234~2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